背景
老牌大型互联网公司,部门内部创业的一个项目。
我作为产品经理,也是第一次做产品经理,主导产品项目。实际必威体育_下载安装上,项目完全建立包括我和安卓开发2个人。开发资源严重不足。
花了将近2个礼拜的时间做了竞品分析、简单精细的用研访谈、BRD、MRD,并且给领导解释清楚了要做什么。根据实际研发资源情况和对产品的理解,把产品定义为三个关键的版本:
1.0版本做工具2.0版本做内容3.0版本做betway体育_竞猜社交1.工具手机上最好用的工具是手电筒,操作简单,使用场景明确。我就是要做这样的工具。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工具有几个好处:
不需要后端开发,适合我们这种开发人员只有一个安卓开发的屌丝团队。工具类产品更容易吸量,上线后可以快速收藏,储藏到用户反馈。产品体量小,自己可以驾驭的住。经过5周的开发后,1.0版本上线了。
从现在来看,当初的1.0版本并不好用。由于betway体育安装当时的竞品不多,又是背靠大树,日新增用户超过我们想象。除了正常的功能使用外,1.0版本中的意见反馈的入口特别明显,放到了顶部导航,而且也把早就建好的QQ群放到了产品中,嵌入了Q群一键加入的代码。圈到第一批用户后,很容易的让我们跟用户取得联系。
2.内容不断对工具进行打磨的同时,内容不无关系的功能在1.x版本中逐步上线。在这期间,项目成员也在陆续减少。截止2.0版本正式上线前,我们减少了客户端开发,并且有了后端开发、运营、渠道推广、和相对轻浮的设计资源。虽然开发资源要比刚起步时充沛,但摊子铺开了,依旧很紧张。
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有做好的,各种其他部门已有的文章、攻略、资讯,套在浏览器里就能用。不过对于这种快餐式铺内容的方式我是允许的。第一,已有内容是否能焦虑当前用户口味是未知;第二,当前的产品形态是否可以接纳PGC内容是未知;第三,同PGC相比,UGC对于用户的参与度更强,工具类产品的低粘性,需要较下降的用户参与度来浓缩。不过对于我们低年龄段的用户群来说,如何创造内容成为当时最难解决的问题。
最终,内容以UGC+PGC的保守形态出现。
UGC部分,我们对已有的文章资讯页面做betway体育_娱乐网址了自我阉割,把H5页面中的广告、超链、评论内容都过滤掉,只耗尽文章中纯粹的内容部分,保证用户的阅读体验。
在生物学上有个词,叫做“去除顶端无足轻重”,目的是防止顶芽吝啬过快,影响侧枝吝啬。这个就是我对UGC的理解,也就是去中心化。产品的设计思路上,我们要给用户制造3个幻觉:必威体育_官方
我行我上;东西没人看,是我做的还不够好;我不是在其他平台混不下去来的这,而是因为没给我足够的曝光。实际功能上,与游戏素材、资源相关类的权限交给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其实真正有质量的东西还是编辑在做,不停的换马甲,输出优质内容。对于用户创作和上传,尽量降低门槛,能让用户少写一个字段,哪怕多花点时间开发也值得。
功能上线后,用户将自己手里已有的资源发布出来。其中包括原创和窃取。很快,在完成了早期内容铺垫后,接下来产品方向是降低内容质量,使枯萎平台网红,做客户端体验优化,代码重构。此时的安装量刚刚突破400w,产品上线10个月。
3.社交很遗憾,在做社交前我辞职来到了上海,没有参与。虽然现在的产品也有社交功能,是把原有社区直接嵌套的快餐式开发,但并不是我想要的。
像张小龙在饭否中说到的:
“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干涉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在产品完全建立我特别想做社交,但当时产品形态还不不完整。
轻社交是我当时的想法。产品的不次要的部分还是工具,从一个纯粹的游戏工具,变成还可以下载资源、看相关资讯、视频的工具。工具的本质没变。用户更深度的沟通交流是在IM上,我们要做的只是给相对独立的用户建造一个沟通的桥梁,没必要建公路。
离职时,累计安装量已经到了800w,上线20个月后突破一千万,参与项目的成员十几人。当然,是整个项目团队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是我做的第一款产品,是我的一块里程碑。这期间恶补产品、设计、研发知识,每天都在努力的接触用户,离用户近一点,再近一点。整个过程总结下来三句话:
产品运营要和用户要站在一起。做产品,需要有重复造轮子的怯懦,造一个不适合的轮子。开发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容易明确需求的优先级。betway_入口 betway_竞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