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肺结节发病率逐年升高,什么类型存在肿瘤可能性更高?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9-05 21:54:08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当前,肺结节的发病率正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那么,大家发现了肺结节,该如何面对?什么类型的肺结节存在肿瘤的可能性更高?

胡洋医生在2025年9月4日举办的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中,为大家科普“如何面对肺结节”。主办方 供图

9月4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洋在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中表示,肺结节的发病率并非随机,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通常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肺结节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多发可能提示系统性疾病或感染,而单发就要警惕肿瘤的可能性了。”

为何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胡洋解释称,多种因素影响肺结节的发生,其中吸烟是重要风险因素,长期吸烟者的肺部易因烟草的有害物质受损,进而形成结节。同时,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吸入的有害颗粒物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此外,从事石棉、放射性物质接触等高危职业的人群,发病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需要留意的是,若家族中有肺结节或肺癌病史者,因遗传因素影响,自身患病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在临床中发现,多数肺结节患者在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只有当肺结节较大、超过2厘米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咳嗽,有时伴有痰,还可能在体力活动后感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胡洋表示,CT检查是诊断肺结节的重要方式。从CT特征来看,结节边缘光滑多提示良性,不规则或有毛刺可能提示恶性。实性结节密度均匀,常见于良性病变,磨玻璃结节密度较低,可能提示早期肺癌,部分实性结节因成分复杂,则需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

胡洋强调,随访对肺结节至关重要,定期随访能及时发现结节的微小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还能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计划。目前,肺结节的随访主要采用定期CT或X光检查,监测结节大小、形态和变化,并结合临床症状评估结节性质。

但上述专家也解释称,在查出肺结节后,大家不要慌张。一般来说,普通肺结节无需特殊治疗。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的结节,都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若肺部恶性结节不慎发生转移,或在手术后存在高危因素,可开展基因检测以进行靶向药配型。

“若靶向药配型成功,可实施相应的靶向治疗,针对EGFR基因突变和ALK基因突变,均有对应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若配不上靶向药,则可考虑进行化疗。此外,放射治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等方式也已广泛应用在肺结节的治疗中。”胡洋进一步提醒,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接受胸部CT复查,同时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这样助力肺部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由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