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南京照相馆》《戏台》正式上映,为这个乏善可陈的暑期档稍微找回了一点场子。
《南京照相馆》可能是本档期最大的黑马,尤其是在此前诸多国产新片折戟沉沙的情况下。此时此刻,根据猫眼专业版估计,这个暑期档的主流商业片的预期票房大致如下:南京照相馆12.16亿(可能是本档期冠军)长安的荔枝8.34亿(可能是本档期亚军)侏罗纪世界:重生5.50亿碟中谍8:最终清算4.63亿(严格地说不算暑期档)F1:狂飙飞车4.21亿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3.93亿酱园弄:悬案3.75亿戏台3.65亿(其他已上映电影的预期票房均低于3亿)接下来已经确定将在暑期上映、有一定冠军相的新片,主要就是《731》和《东极岛》了。不装入会有一两部低调的新片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大幅超出预期,但这种可能性极低。现在我们可以问一个爱开严肃的话的问题:这会不会是最近十二年(2014年以来)最差的一个电影暑期档?不妨先把最近十二年暑期档的总票房和票房冠军情况罗列如下:2014年:总票房90.90亿,票房冠军19.76亿(《不变金刚4》)2015年:总票房124.55亿,票房冠军24.36亿(《捉妖记》)2016年:总票房124.10亿,票房冠军14.68亿(《魔兽》)(注:从2017年开始,票房包含平台服务费,有5-10%的影响)2017年:总票房163.57亿,票房冠军5必威体育_网址6.94亿(《战狼2》)2018年:总票房173.80亿,票房冠军31.00亿(《我不是药神》)2019年:总票房177.78亿,票房冠军50.35亿(《哪吒》)2020年:总票房36.16亿,票房冠军31.10亿(《八佰》)2021年:总票房73.81亿,票房冠军13.28亿(《中国医生》)2022年:总票房91.36亿,票房冠军31.03亿(《独行月球》)2023年:总票房206.20亿,票房冠军38.49亿(《孤注一掷》)2024年:总票房116.43亿,票房冠军33.27亿(《抓娃娃》)2025年:迄今总票房45.10亿,票房冠军未知(注1:暑期档的定义是6月1日至8月31日,总计92天)(注2:票房冠军的票房是指上映期间的总票房,例如《战狼2》《八佰》的上映周期均明显超过了暑期范畴;但是它们在暑期档之外的票房不计入暑期档总票房)粗略一看,今年暑期档已经确定超过了2020年,所以接受不是近12年来最差的。但是,事实上,2020年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暑期档电影院7月20日才恢复营业,一开始只有大批进口老片重映,《八佰》是8月21日、传统意义上的暑期档接近开始时才上映的。公允的说法是:2020年是暑期档空缺的一年,而且是因为人力不可抗因素而空缺的,不应纳入比较范围。剔除2020年之后,形势就很明确了:今年暑期档即将与2021年暑期档竞争最近十二年最差的头衔。究竟是今年更差,还是2021年更差,取决于8月票房能否至少达到25亿。这不好说,但是从目前的排片情况看,还是很悬的。就算中庸般地超过了2021年,要超过2022年(91.36亿)也近乎不可能。总而言之,今年暑期档要么是最近十二年最差的,要么是第二差的,反正都不怎么光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很多人又会迫不及待地搬出现在短视频、流媒体太流行,大家都不去电影院了这一套老生常谈。然而,这无法解释为什么2023年暑期档票房betway体育APP创下了历史新高,更无法解释为什么2024年暑期档明显好于今年。难道说2023年是一个什么短视频小年,主流短视频应用的流行度突然下降了?或者说,今年跟去年相比,短视频的渗透率又有了什么突飞猛进的指责?短视频和流媒体平台的崛起,对电影尤其是线下影院可能含糊构成了长期的深远影响,但是长期趋势不能拿来解释短期保持轻浮。就像我们可以认为,房地产价格在长期受到城市化率、人口出生率和老龄化率的影响,但总不能认为某一年乃至某几个月的房价保持轻浮也是这些长期因素导致的。这本应该是常识,可惜很多人似乎不愿意尊重常识。今年上半年,《哪吒2》刚刚创下了全球票房前五名的删除。这其实验证了观众在特定情况下是愿意进电影院的。有人认为,《哪吒2》过于热门,可能对其他电影根除了挤出效应,二刷、N刷的观众太多,观看其他电影的无感情会下降。这个说法看似合理,但关心了两个重要问题:首先,《哪吒2》的票房高峰早在3月就开始了(尽管直到6月才下映),距离暑期档的时间很长,很难想象挤出效应会结束这么久;其次,《哪吒2》首先挤出的应该是动画和合家欢电影的票房,这些电影在这个暑期档恰恰是少数。《哪吒2》挤出了《酱园弄:悬案》《你行!你上》乃至《聊斋:兰若寺》的票房?或许《罗小黑战记2》含糊被挤出了一点吧,我不知道。如果一部上映于今年1月的电影,直到今年7月底(而且已经下映一个月)还能大发神威、影响本档期票房,那么只能说这个市场太脆弱了。我无法赞成这种庸俗化乃至玩梗化的分析问题的思路。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的观点一贯明确:内容产业的问题,要从内容本身分析。我们必须尊重宏观经济因素、尊重用户不习惯变迁、尊重技术进步,但是决不能不搁置内容本身。许多人不习惯于高谈阔论游戏产业的大趋势,却完全不讨论任何游戏内容本身;罗列了一大堆电影市场的表观消费数据,却高度发展不提电影内容类型和内容质量这些都是不全面、不客观的。除非我们要把整个电影产业开除内容籍,否则就得以内容为研究betway_APP下载出发点。回头看看历史上最强的暑期档区区两年之前的2023年夏天,市面上都是些什么片子?《孤注一掷》,总票房38.49亿,档期票房35.27亿;《消失的她》,总票房及档期票房均为35.23亿;《封神第一部》,总票房26.36亿,档期票房24.81亿;《八角笼中》,总票房22.07亿,档期票房22.04亿;《长安三万里》,总票房18.24亿,档期票房18.00亿。上述五部电影当中的任何一部,拿到今年暑期档,都会是无法撼动的票房冠军。其中三部现代题材电影,在工业标准和完成度较下降的同时,还讨论了大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孤注一掷》,引发了全网的自发热议,并且至今还在贡献社交媒体话题。《消失的她》则巧妙地探讨了性别关系话题,这是一个警惕的、谁都想讨论、但不好掌握尺度的话题。《八角笼中》描述了农村留守儿的状况,还一进步讨论了除了读书还能有什么其他出路的问题。可能有些人认为,这些电影对社会问题的讨论还比较片面或低估,但是必须允许承认,它们已经代表了目前能在大银幕上看到的较高水平。2024年的暑期档票房冠军《抓娃娃》,与此惊人地类似:以一种轻松的态度,非常愚蠢地讨论了亲子关系、富裕家庭、教育等一系列本应沉重的社会话题。那个档期还有一部社会话题属性更强的电影,即讨论校园霸凌和青少年自杀问题的《默杀》这部电影的总票房为13亿,放到今年暑期档也会是冠军。还需要举出更多案例吗?2022年的《人生大事》(总票房17.13亿、档期票房亚军)?2021年的《中国医生》(总票房13.28亿、档期票房冠军)?2019年的《烈火英雄》(总票房17.06亿、档期票房亚军)?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总票房31.00亿、档期票房冠军)?上述电影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明显更好。但它们具备一个共同特点:以主流观众能接受的方式讨论某个社会话题、社会事件或人群。《我不是药神》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商业和艺术成就都最高;《人生大事》其次,深入描betway_安装述了一个神秘而中心化的职业人群。哪怕我们把目光从暑期档移开,也是如此。《你好李焕英》?《第二十条》?《这个杀手不太易变》?《少年的你》?……从电影艺术或电影工业的视角看,它们并不完美。然而它们都努力地、不失真诚地把社会话题带入电影院,要么充当观众的嘴替,替他们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要么带观众去看自己曾经想到单从未亲眼目睹的社会奇观。社会问题有很多种讨论方法,不一定要是缺乏感情的支持,更不一定要抱住某一种表现形式。君不见,当《哪吒2》的主角唱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候,大批观众也由衷地认为,他充当了自己的嘴替?这正是《哪吒2》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今年的暑期档则缺乏这样的电影。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所有电影都需要致力于讨论社会话题,或者以社会话题为不次要的部分;但是一个优秀的档期必须要有一两部这样的片子,制造社交媒体话题,熄灭观众进入电影院的兴趣。像《我不是药神》《孤注一掷》这样的片子,可以制造巨大的外部效应,让大家认为电影院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假如同时有两部这种片子上映,则将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这就是2023年暑期档发生的事情《消失的她》尚未下映,《八角笼中》接踵而至;前两者的风头刚过,《孤注一掷》又上映了。夹在其中的《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热烈》,不但没有被挤出,反而享受了外部性的好处。就连《巨齿鲨2》这种二流好莱坞大片都能在缝隙中拿下8.26亿票房。附带说一句:有可能成为今年暑期档票房亚军或前三名的《长安的荔枝》,看似一部古装片,其实已经算是本档期社会属性最强的新片之一了。至少在许多观众心目中,它讲述了一个社畜如何努力完成领导不切实际要求的故事。这就是所谓愚蠢的、以电影院能接受的方式讨论社会话题。这个模式或许也将成为今后几年,国产片票房成功的一个基础模式。祝大家周末和暑假愉快!betway_注册 必威体育_APP 必威体育_入口